查看原文
其他

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简介

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大地之脊 2022-12-31


首次工作论文讨论会

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下称中心)于2018年6月27日经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批准成立。

目标宗旨

中心的核心宗旨是提出成一家之言的中国乡村治理理论,逐步打造国内一流、有国际影响的中国农村研究专业学术机构,助力中国人民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一流学科和其它相关一流学科建设;整合和充分利用国家部委资源,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治理体系优化的法律和政策供给提供基础性学术理论支撑和政策建议。中心将充分调动和整合现有研究力量,增强在五十年代中国研究、乡村治理、农村政治学、文化经济学、农村公共管理等多个研究领域和学科上的研究实力;建设山西平顺、广西宜州、陕西旬阳、四川成都为代表的实践研究基地;建设以山西省平顺县三里湾村史馆、西沟村史馆为起点的中国五十年代乡村资料中心等若干扎根地方的研究基地。

图:首届三里湾论坛在山西省平顺县三里湾村召开

中心将力争围绕上述目标,在乡村治理研究和主要社会科学基础研究领域,打造具有一流研究实力和创新能力的学术共同体。

研究内容

中心的首要研究内容是乡村治理领域的现实选题研究,包括乡村治理体系建设、乡村选举、农村宗教发展和文化发展、农村发展规划和公共治理、农村社会组织管理、农民综合合作、集体经济组织性质、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这些研究主题是当下国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所着力需要理解的,也是目前政策与实践部门最需要来自学界的努力建言建策的。

中心的长远研究方向是五十年代中国研究。力图发现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方面制度、理念、道路的五十年代基因,整体性理解当代中国历史。

中心还将着力推进乡村治理领域的实践历史与理论研究,包括集体村社制度、乡村治理变迁史、革命民主、德性政治、文化经济、农民合作理论、乡村公共资源治理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乡村社会经济变迁等。

中心近期已着手展开的活动有:五十年代中国研究系列讲座,乡村治理创新系列调研(陕西旬阳县、四川成都温江区、浙江湖州市等),山西平顺三里湾和西沟研究基地建设。 

图:五十年代中国研究系列讲座

张乐天教授首讲


研究人员

中心目前共有成员10人,均为中国人民大学相关社会科学院系以及北师大社会学系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涉及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公共管理学、城乡规划等。主讲涉及农村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多类课程。中心主任为仝志辉,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心成员目前主持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历史经验研究”;北京市社科重大“集体村社制的制度优势研究”;国家社科重点、一般;国家自科应急项目“乡村智慧治理”、国家自科“进城农民工创业”“农村宗教”等重要课题,学校农林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学一流学科建设项目。研究内容覆盖乡村治理的历史、现实,和各领域专门问题。

中心成员也在主编或参与编辑多种学术辑刊和期刊,如《地方》、《中国非营利评论》、《中国乡村研究》、《社会学评论》、《中国政治学》、《中国农村社会学》等。成员在中国社会科学的主要一流刊物发表几十篇论文,出版专著十余部。其中,《中国社会科学》4篇,《社会学研究》5篇,《政治学研究》4篇,《管理世界》8篇,《经济学季刊》9篇,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1篇等,专著在国内一流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 

中国人民大学乡村治理研究中心

成员名录(以姓氏拼音排序)

姓名

职称

单位

研究方向

董磊明

教授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

乡村治理、乡村文化

董筱丹

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乡村治理、乡村建设、区域发展、发展中国家比较研究

高原

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经济史、历史社会学、数理经济学

黄家亮

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社会学系

农村法治、农村社区建设

郐艳丽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

城乡规划管理、乡村治理

李莹星

助理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农村贫困、农村公共管理

阮荣平

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文化经济学、微观应用计量

孙龙

副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政治学系

基层选举与地方治理、政治与社会运动

仝志辉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乡村治理、农村政治学

郑风田

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产业政策分析、企业管理与战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